所长致辞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2022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遗传发育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强基础、抓攻关、聚人才、促改革”工作主线,狠抓工作落实,统筹推动改革创新发展,面向我国农业和人口健康重大战略需求取得一批创新科技成果,切实履行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职责使命。 

  2022年,研究所围绕“十四五”规划中“种业”和“重大发育疾病诊疗”两大领域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精准设计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等三大主攻方向和植物微生物功能共同体等六个新兴前沿方向和未来技术,以导向性基础研究为源头带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通过实施“领域高峰计划”、推动成立基因编辑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林业技术创新中心、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立盐碱地试验站等强化建制化、体系化优势;通过健全科研队伍协同创新激励机制、部署急迫方向自主项目等举措发挥资源配置杠杆效应;通过提升公共技术通用平台和试验基地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科研支撑体系,扎实推进了“十四五”规划的落实。 

  2022,研究所共争取主持国家各类项目课题77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项;重点研发4项,包括揭榜挂帅1项,承担课题9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项目1项;院基础研究青年团队计划2项。全年发表SCI论文创新高,达512篇,其中CNS论文8篇,CNS类论文54篇。2022年新增授权专利105项(其中7项国际专利),品种审定9项,授权新品种权4项。品种年度推广面积350万亩。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引进6位青年人才到研究所工作。3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资助、2人获“优青”资助,1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入选院青促会优秀会员。本年度新增博士后35人,2人入选“博新计划”,7人入选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这些青年人才的引进,加速了研究所人才队伍的年轻化。 

  在科技合作方面,研究所全力推进与茅台集团、同仁堂等领域优势企业开展多维度合作。与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合作,共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 

  2022年,遗传发育所积极应对疫情挑战,坚持开放合作。持续加强CEPAMS建设,召开中英学术年会、中药次生代谢研讨会,深化双边合作,推动国际品牌建设。积极推进“中拉可持续粮食创新中心”建设,先后与巴西、阿根廷、古巴、委内瑞拉、墨西哥等国家建立合作联系。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研究所多位科学家获得多项荣誉。1人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0人入选2022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人获得国际大豆研究领域首届哈伯兰德奖,农业部“神农领军人才”和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获得新突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春华秋实又一载,砥砺奋进续新篇。展望2023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遗传发育所全体职工学生必将紧紧围绕肩负起“国家队”“国家人”的使命担当,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对照“四个率先”目标和“两加快一努力”要求,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在新征程上切实履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职责使命,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在此,谨向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遗传发育所工作的领导、有关部门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年元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