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育概况
    • 教育概况
    • 研究生部
  • 招生导师队伍
    • 种子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
    • 育种前沿技术实验室
    • 整合生理调控实验室
    • 零一创新中心
  • 招生信息
    • 硕士生招生
    • 博士生招生
    • 夏令营·推免生
    • 招生宣传
    • 专项计划招生
    • 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
    • 招生答疑
  • 教学培养
    • 所级课程
    • 研路有你系列
    • 国际交流
    • 规章制度
    • 办事流程
  • 奖项荣誉
    • 奖学金
    • 奖教金
  • 科教结合
    • 本科菁英班
  • 校友
    • 系列分享
  • 内部网
  • 首页
  • 教育概况
    • 教育概况
    • 研究生部
  • 招生导师队伍
    • 种子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
    • 育种前沿技术实验室
    • 整合生理调控实验室
    • 零一创新中心
  • 招生信息
    • 硕士生招生
    • 博士生招生
    • 夏令营·推免生
    • 招生宣传
    • 专项计划招生
    • 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
    • 招生答疑
  • 教学培养
    • 所级课程
    • 研路有你系列
    • 国际交流
    • 规章制度
    • 办事流程
  • 奖项荣誉
    • 奖学金
      • 振声奖学金
      •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
      •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中科院-BHPB奖学金
      • 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
      • 唐立新奖学金
      • 地奥奖学金
      • 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标兵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
      • 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大学生奖学金
      • 遗传发育所益海嘉里优秀博士生奖
      • 遗传发育所益海嘉里优秀博士后奖
      •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吴瑞奖学金
      •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 强生亚洲优秀生命科技研究生论文奖
      • 宝洁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 保罗生物科技奖
      • 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杰出研究生与优秀研究生
      • 恒源祥英才奖
      • 谈家桢九源奖学金
      • 刘永龄奖学金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奖教金
      • 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 中国科学院大学“领雁奖章”
      • 李佩教师奉献奖
      • 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 唐立新教学名师奖
      • 遗传发育所益海嘉里优秀导师奖
      • 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
      • 研究生院优秀教师
      • 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 科教结合
    • 本科菁英班
  • 校友
    • 系列分享
  • 内部网
  • 活力IGDB
    •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师恩难忘 师德永存献给第二十四个教师节

发布时间:2008-09-09 作者:人力资源处|ybhan@genetics.ac.cn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师恩难忘 师德永存献给第二十四个教师节
新华社评论员
总有一些事令人难忘,总有一些人令人敬仰。新中国第二十四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汶川大地震中那些舍生忘死保护学生的老师形象,再一次映入我们脑海,让这个教师节变得不同寻常。
100多天前,一场空前的地震灾害,让2008年5月成为中国13亿人民心中永远的痛。但正如温家宝总理9月1日参加北川中学临时学校开学典礼时所说:“一个民族的灾难总会由民族的进步来补偿。”汶川大地震激发出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儿女的心空前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壮举,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在生死抉择的一瞬间,我们的教师用血肉之躯挡住垮塌的钢筋水泥块体,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学生。他们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为人师表”的全部含义,书写了无私大爱,弘扬了崇高师德。从此,亿万中国人的记忆中,刻下了他们不朽的名字:谭千秋、张米亚、瞿万容、张辉兵、何智霞、吴忠红、袁文婷……从此,中华民族的英雄史册上,增添了人民教师新的耀眼光芒。他们是全中国1400万名老师的骄傲!
在属于老师们的节日里,他们不能再享受鲜花和掌声,但在他们护佑下活着的孩子们不会忘记他们,父老乡亲不会忘记他们,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在这个属于老师的节日里,人们会点燃一炷炷心香,缅怀他们的事迹,传诵崇高的师德。
崇高的师德,源于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用这样的诗句赞美教师们的无私奉献;“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人们用这样的比喻颂扬教师们的高尚情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们用这样的标尺度量教师职业的伟大与崇高。从古至今,崇高的师德在中国教师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崇高的师德,源于波澜壮阔新时代的历史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师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艰苦奋斗,执着耕耘,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人民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升华发展,成为人民教师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免除师范生费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等政策,为教育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励教师们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崇高的师德,源于人民教师心中的大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代代人民教师淡泊名利,安于奉献,坚守在三尺讲台,守护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学识,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执着追求。无论是润物无声的悉心教诲,还是坦诚直言的严格要求,都寄托着他们的厚爱和期盼。而当灾难突至,学生们的生命受到威胁,他们挺身而上,用身躯和生命为学生构筑起安全的血肉屏障。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教师!我们可以用“桃李满天下”描绘教师们的成功,但在崇高的师德面前,任何语言都难以充分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
“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既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教师的亲切关怀、对发展教育事业的紧迫要求,也寄托着党和人民对弘扬崇高师德的殷切期望。
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需要教师们大力弘扬崇高的师德,弘扬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教师节来临前夕,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出台,对教师的责任、义务与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对英雄教师的缅怀,更是对广大教师的鞭策。落实好这个规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待。
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还很不平衡,教育管理还存在不少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待遇还比较差。要让教师在岗位上更好地安心工作,就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教师们的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让教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职业。
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就要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支持教师。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部分。学生家长不仅应当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应当关心老师们的工作,及时交流信息、沟通思想,使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有效衔接,形成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最优化。
教育是人类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崇高的职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每个人都受过老师的恩惠。师恩难忘!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献上崇高的敬意、诚挚的祝福,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附件下载:

友情链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大学生夏令营报名 科创计划 国科大农学通讯
版权所有 © 202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9063187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2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2号,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邮编: 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