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发育所开展老科学家"忆传统讲故事"活动

2018-07-06

  2018年6月29日,为了贯彻落实中科院老干部局2018年的工作要点,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离退休工作部和研究生部联合举办了“讲科学家故事,忆科学院传统,助科学院发展”故事会主题活动。本次故事会邀请了78岁的老所长陈受宜研究员和76岁的朱立煌研究员为所内学生骨干作主题演讲,他们回顾了中科院及研究所的发展史、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故事。参加活动的还有离退休一、二支部的支委、行政组长和部分青年促进会成员及学生会骨干代表等。

  首先,离退休工作部黄玉萍转达了遗传发育所党委书记胥伟华向与会代表们的问候。朱立煌研究员回顾了遗传所的成立与发展历程:中科院遗传所成立于1959年,当时国家急需大量的科研人才。各个学科都在组建和调配之中,他是1965年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遗传所(现遗传发育所),他回忆,遗传所历史上有许多艰难坎坷和奋勇攀登科研高峰的人和事,他给大家着重描述了三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主要成就:第一:杂交高梁高产,在全国普遍推广,解决自然灾害时期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在世界上领先的花药培养,橡胶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第三:人类染色体遗传病的诊断也是很成功的。同时他还讲述了负压实验室的创建过程以及他从1988年开始培养研究生的经历。

  接下来,陈受宜研究员为学生们讲述她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的经历,演讲中例举了大量的事例,比如怎样将经费合理使用,节约购买的化学试剂等小故事说明现在的科研环境与过去是天壤之别。1991年她被任命遗传所所长后,虽然肩负着许多管理行政工作,但仍然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她回忆了诸多老科学家们在棉花、大豆、玉米、甜玉米、青饲玉米、水稻、高粱学科领域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老所长还不时与在座的老同志一起回忆了梁正兰、林建兴、陈英等科学家的事迹。她认为,人才是研究所发展的根本。遗传发育所之所以能评为A类研究所,与重视引进学术带头人分不开。

  最后,两位科学家和老同志及学生们一起互动畅谈,大家认为这些经典的故事就是今天研究所历史发展的见证,也为研究所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短短两个半小时的故事会,让学生们从中受到了震撼和感染,他们更多地了解研究所的发展史和老科学家们的学术研究历程,使新时代科研工作者在今后的人生的旅程中充满精神动力。激发了学生们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强烈愿望,大家相信在老一代科学家身上所表现出对科学研究的热爱精神一定会得到传承和发展,广大学生表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后来者将不惧艰难险阻、砥砺前行。绝不辜负老一辈科学家的嘱托和期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