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所首页

李振声用实证回答:“中国人能养活自己”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北关农民王建民给李振声院士家里打来电话。“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打电话找您一个院士,有什么事儿呢?”“没什么,就是拜个年。”“您跟他有多少年的交情了?”“有30多年了,从小偃6号开始,他一直在给我们提供他培育的种子。” 

  李振声院士与农民有关——如王建民这样受益于小偃6号的农民,在中国的产麦区不在少数。中国农民靠着小偃系列,累计增产小麦150亿斤。 

  李振声院士与一颗“蓝粒小麦”有关——他运用从偃麦草中得来的蓝粒基因创造了一套蓝粒单体小麦。这项世界首创性的研究,使人类获得新的外源种质资源的时间由20余年缩短到3年半。 

  李振声院士与资源节约型农业有关—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开创了以提高磷、氮吸收和利用效率为主,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小麦育种新方向。 

  李振声院士与我国的几次促进粮食增产的决策有关—无论是1985年至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3年徘徊,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又出现4年徘徊,还是1999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时,每一次李振声都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始终坚信“中国人能养活自己”。 

  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踌躇满志的他对科学的精髓还有些懵懂,而当时学术界的3位重量级人物给中科院青年人作的报告,对他的一生起了重要影响。 

     厚积薄发, 

     科学发现是一连串的事情 

  钱三强先生给我们讲怎样作研究。 

  钱先生跟居里夫人作研究工作时,第一个课题花了4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作研究的基本训练,而当钱先生作第二个题目的时候,难度比第一个课题还大,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所以认真完成基本训练,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李振声 

  虽然育种和物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研究领域,但从李振声的科研轨迹中,我们却看到了钱三强由“四年半”到“一年半”的影子,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领域,科学真理要求的都是————脚踏实地。厚积薄发,有的时候,科学发现是一连串的事情。  

  1956年,李振声响应中央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调到陕西杨凌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到西北后,正是我国黄淮和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小麦减产20%30%。“穿黑裤子进田里,出来就是一身黄。”李振声回忆起当时的情况。那时候小麦育种的速度慢,8年才能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种,而据25个国家统计,条锈病平均5.5年就能产生一个新的毒性更强的病菌小种,育种赶不上病毒变种快,成为当时一个世界性难题。 

  在北京期间,李振声曾经收集种植过800多种牧草,见到条锈病后,派上了用场。他提出通过远缘杂交,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 

  科学就是这样,设想可能是一霎那出现的,而结果或许要花上数年甚至数十年去验证和成就,甚至没有结果。运气似乎对他不偏不倚,这个设想,李振声花了25年去验证。在这25年里,李振声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三大难题: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远缘杂交对杂种的鉴定与筛选,靠的是机遇和细心。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到614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工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在1000多份杂种中,除了长穗偃麦草以外,还有一个材料保持着金黄颜色,这就是小偃6号的祖父。“我们抓住这个十分难得的材料,又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后来的小偃6号。”     

  小偃6号作为李振声院士培育的优质小麦种子,区域试验增产28%31.9%,在陕西、山西、河南等10余个省市累计推广达1.5亿亩,增产80亿斤。至今小偃6号已有25年的推广史,是我国育成品种中推广时间最长的品种,小麦育种专家庄巧生院士说它是经久不衰的品种。以小偃6号为骨干亲本或直接系统选育育成的品种达40余个,这些品种累计推广面积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150亿斤。小偃65506(即高原506)创造了1975年全国小麦高产纪录:762.4千克/亩,小偃麦衍生品种高原338创造了1979年世界小麦高产纪录:亩产1013千克。 

  小偃6号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证明远缘杂交确实是改良小麦品种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李振声意识到育种过程耗费的时间太长了,他开始思考另寻捷径。科学就是那么玄妙,往往是一通百通,在长穗偃麦草和小麦的杂交过程中,李振声得到了一个宝贵的“蓝粒小麦”,叫“小偃蓝粒”,它是由一对携带蓝粒基因的长穗偃麦草染色体代换了一对小麦染色体后形成的。为了有计划、有目的、快速地将外源优良基因导入小麦,李振声以这蓝粒代换系为材料,创造了一套蓝粒单体小麦,该种小麦在一个麦穗上可以长出四种颜色的种子,深蓝、中蓝、浅蓝和白粒,不需要用显微镜,只根据种子的颜色就可以知道它的染色体数目,为染色体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这一原创性成果,1986年在由他作为地方组委会主席主持的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会议上,受到100多位中外专家的充分肯定,扩大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张爱民向记者介绍说:“李院士发现这个蓝粒基因有着非常好的剂量效益,利用这种快速选育异代换系的方法,只用了3年半的时间就育成了小麦—黑麦异代换系‘代96’。” 

  上世纪90年代,李振声看到随着肥料的大量长期使用,肥料报酬率会逐渐递减,他认为这是一个必须及早解决的问题。于是,他提出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新方向。通过对数千份小麦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发现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小麦种质资源和品种,其中有优质小麦品种小偃54,被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在河南、陕西等省累计推广700余万亩。李振声提出的“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已得到育种界同行的共识。     

     学习哲学, 

     使人少犯错误 

  艾思奇先生给我们讲唯物论和辩证法,当时的讲义现在我还保留着。通过听他的讲课,使我懂得了唯物论与辩证法不是少数人的哲学,是大众的哲学,它对每个人的做人和做事都有指导作用,你不学也可以做人做事,但是学习之后可以帮助你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哲学原理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的认识如果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那就是正确的认识,否则就是错误的。   

  ———李振声 

  这些字句和体会,乍一听上去或许有点枯燥,但却凝练了一个走了50多年科学生涯的老科学家的深切体会。听了李振声的故事,你才会体味到“人的认识如果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那就是正确的认识”,字字珍贵。 

  1969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李振声被下放到宝鸡县联合大队,一蹲就是4年,“什么农活我都干过,农村的事儿,唬不着我。”而且从1956年到1987年,李振声一直在地方做科研工作,31年都没有离开过土地。这一切使他对中国粮食生产上的潜力有更准确的把握。  

  1985年至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3年徘徊,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政府急于想找到打破徘徊局面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李振声带领中科院的农业专家,通过3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在这场战役中,中科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的治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经过了翔实的实地调研,“我们预测如果我国粮食在8000亿斤的基础上,要增加1000亿斤的话,黄淮海地区有500亿斤的潜力。” 

  李振声说,“当时我们估算,黄淮海地区500个县,一个县有1亿斤的增产潜能,合起来就是500亿斤。”事实证明这个预测是正确的,当我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加到9000亿斤的时候,黄淮海地区的增长数是504.8亿斤。  

  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又一次出现徘徊。李振声着急了,1995年他又一次率领中科院组织的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从具体国情出发写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新增1000亿斤(9000亿斤增长到1万亿斤)粮食的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实现目标的建议。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2万亿斤。 

  就在李振声提出迈向1万亿斤的报告的同年,美国人莱斯特·布朗那本《谁来养活中国?》的书,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我认为这本书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对这本书中的一些推论和预测,我有不同的看法。”而恰恰是1998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面对现实,李振声作为一个中国的农业科学家,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可想而知。 

  李振声经过科学分析发现,“我国粮食减产,70%以上的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不到30%的因素是粮食单产的下降,即政策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李振声的这一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关注。“从实施的情况看,由于中央采取了有力的支农措施,连续3年实现了恢复性增长,2006年达到9949.0亿斤,已近1万亿斤。”李振声感到很欣慰。 

  拿数据说话,科学分析,才会使李振声对我国的粮食产量潜力有着如此的自信和把握。我想,这是一个科学工作者表达其哲学精神的最好体现吧。难怪这个一向笑呵呵好脾气的老头儿讲到“搞研究很重要的就是从国情出发”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握起拳头,慷慨激昂!  

    厚书读薄, 

     谦虚学习一辈子 

  当时,华罗庚先生在给我们的报告中讲了怎样学习。50多年过去了,我还依然记忆犹新。华先生说,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别人起床时,他已经学习四个小时了。华先生那句“要学会读书,要能将一本厚书读薄”让我受益终生。 

  ———李振声  

  我们一到采访现场,就拿到了一沓6页纸的背景资料,后来才知道,是李振声院士当天5点钟起床自己坐在电脑前敲出来的。他用的是紫光输入法,速度飞快,要知道,对于一个76岁的老人,这是一件多么“不落伍”的事情。 

  科学上的发现,包括一些著名的重大发现,好多都是偶然,好比苹果之于牛顿,那么为什么这些科学大家身上会有好多个偶然,以致于他们成为科学精英成了必然?我觉得李振声也是这个范畴内的。和李院士探讨这个话题,他说:“在于积累,你才能将偶然变为必然。现在,很大一部分的科技创新都发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上,好比我是搞育种的,我要懂得土壤学、生理学、营养学、细胞学、遗传学等等,这些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比如这些学科,是略知一些基本知识就可以呢?还是必须很专业?”“当然要了解得很深才行,就像华先生讲到的,学会读书,把一本厚书读薄。” 

  严谨的学风始终不由自主地熏染着我们的这次采访。李振声院士自己是这么学的,他把我们也想象成了他自己。本来作为媒体,我们采访更关注的是他个人科研生涯中能被大众所领悟的故事和情节,并非技术细节。可李振声讲起“蓝粒单体小麦”,特意让工作人员把标本拿来,给我们细细地讲,以致于我们也聚精会神地跟着他给染色体进行排列组合起来————“蓝胚囊加蓝花粉等于深蓝,蓝胚囊加白花粉等于中蓝……”有趣极了。采访中,曾有一段时间,我们成了学生,李院士成了老师,上起课来,学生听懂了,会意地点头,老师再接着往下讲。我们都被李振声院士的科学态度所感动。  

  那天的午饭是和李振声一起吃的。盒饭的量有点大,和李院士一起吃让我觉得有些压力,没好意思剩饭。 

  亲朋校友谈李振声:“他是俺们的骄傲!”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27日获得2006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消息传出,他的家乡山东省淄博市南谢村的乡亲们奔走相告。   

   “他是俺们的骄傲啊!”得知哥哥获奖,李振声的弟弟李永渚高兴地说。一天来,这位70多岁老人的院落里挤满了前来拜访、祝贺的人,欢声笑语不断。   

  李振声生于1931年,山东淄博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在李永渚的印象中,哥哥李振声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学习很用功。”李永渚对记者说。   

  李振声比李永渚大一岁。李永渚13岁时,他们的父亲就过世了,母亲拉扯着他们兄妹四个,生活过得很艰苦。但李振声从小就勤奋好学,是解放后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李永渚老人说:“哥哥一辈子就是搞研究,没离开过小麦。”   

  南谢村村委负责人刘元臣印象最深的是,李振声参加工作以后很繁忙,多年回家一次,还不忘带来麦种,在家乡的田地里做实验。他说:“那是上世纪70年代,振声叔正在研究小麦,每次回到村里,他都会带一些麦种来村里搞实验;返回北京的时候,再包一些家乡的土壤带回去研究,看看我们村里的土地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小麦种子,淄博市乃至全国好多地方的小麦都是振声叔研究出的麦种。”   

  在李振声的母校山东农业大学(原山东农学院),校园里洋溢着一片欢腾和喜悦。一些师生回忆说,李振声是一个非常坦诚的人。2006年李振声回母校参加百年校庆,在回答“当初为什么选择农学院”时说,当时学农是为了“有饭吃”,有饭吃,又能上大学,何乐而不为?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刘中合说:“国家最高科技奖出自母校毕业的学生,作为山东农大的学生感到自豪和骄傲。李振声院士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以他的治学精神和创新业绩激励自己,去攀登学业和科技创新的高峰。” 

  和小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我国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的名字在学术界早已广为人知。但很多人并不知道,50多年前,刚刚在中国科学院开始研究生涯的李振声就曾观察到,野草的生命力要比小麦顽强得多。这一发现对于李振声的科学研究有着重大作用,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小麦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50多年来,这位小麦远缘杂交育种世界性难题的攻克者、蓝粒单体小麦染色体工程的开拓者、在科技界广为传颂的“黄淮海战役”的组织者,把他的满腔忠诚和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哺育他的伟大国家和人民。 

  227日,李振声院士因杰出的科学成就被授予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开先河: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大面积推广 

  李振声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李振声随同课题组调到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农业研究所工作。从此,李振声开始了在大西北31年的科研生涯。直至1987年调回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届满之后,又回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50多年一直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工作。 

  1951年,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有遗传组、生理组和栽培组3个课题组,李振声被分工到栽培组,师从冯兆林先生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分工负责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种植与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几年中,他对800多种牧草进行了较深入的观察与研究。在那段时间,李振声曾聆听过华罗庚、钱三强等科学大家的报告,加上导师的指导,出色完成了从学生到科研人员的过渡周期,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6年,我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条锈病大流行。条锈病病菌感染小麦叶片,使叶子提早枯萎,甚至使小麦死亡。真菌随风传播几千里,使小麦减产20%30% 

  当时,如果穿着黑裤子到小麦田里走一圈,出来以后,裤子就会被染成黄色。那时,我国的粮食总产只有2000多亿斤,因为条锈病就减产100多亿斤,相当于1/20的小麦被条锈病吃掉了。 

  就在那一年,李振声从北京调到了陕西杨陵,开始了小麦育种研究。当时,条锈病病菌变异很快。世界上25个国家的统计表明,5年半的时间内,条锈病病菌就会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而选育一个小麦新品种需要8年时间。  

  一个世界性难题摆在李振声及所有科研人员面前:育种的速度远赶不上病菌变异的速度。 

  牧草的抗病能力很强,能不能将牧草的抗病基因转移到小麦中去,选育出具有持久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曾作过5年牧草研究的李振声决定尝试让小麦与牧草杂交。 

  事实上,我们今天吃到的小麦,就是最原始的一粒小麦先后和拟斯卑尔托山羊草、粗山羊草,经过两次天然杂交和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进化来的。但小麦经过数千年的人工栽培,如同温室里的花朵,抗病的基因逐渐丧失;而野草却因抗病性和抗逆性非常强,在自然环境中得以保存。 

  通过对小麦历史的研究,李振声更加坚定了这一想法,并得到了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院士的支持。这个设想也让李振声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牧草和小麦不是同一种植物,亲缘关系较远,这种杂交被称作远缘杂交。李振声的想法就好比为牧草和小麦进行特殊的“婚配”,让小麦的后代获得草的抗病基因。  

  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分别试用了12种牧草与小麦杂交,终于有3种成功,其中长穗偃麦草和小麦的后代表现最突出。第一步比较顺利,但难题接踵而至。其中一个严重问题是“杂交的第一代多数不育”,就如同驴和马杂交后生下的骡子不能再生育。同时,还存在“疯狂分离”的问题,杂种后代多数像草,经过用小麦对杂种两次回交后才分离出像小麦的杂种,而且后代的性状很难稳定。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反复试验来改进。李振声和课题组的同事一起经过了近2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培育出一批持久抗病而且高产优质的小偃系列品种。 

  李振声培育出的小偃系列新品种,针对不同时期的育种目标,育成了小麦新品种小偃4号、5号、6号、54号、81号等,累计推广2亿亩以上。其中小偃6号最为突出,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28%31.9%,最大年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1985年,李振声等科研人员和他们培育的小偃6号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 

  同时,小偃6号以高产、优质和持久抗病性等突出特点,成为我国育成品种中推广时间最长的品种。小偃6号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十余个省市已累计推广面积达1.5亿亩,增产小麦80亿斤,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至今,在陕西省的种植面积尚有50余万亩。 

  不仅是一个优良品种,小偃6号业已成为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之一和优质源。到20世纪90年代,用其作为亲本或直接系统选育育成的品种有40余个,如郑麦9023、陕229PH82-2-2、小偃22、小偃503、西农2611、早优504等。据统计,这些品种累计推广面积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已超过150亿斤。 

 

    勇创新:创建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 

  远缘杂交对小麦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但难度大、耗费时间长。为了有计划、有目的、快速地将外源优良基因导入小麦,李振声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为材料建立了一套新的染色体工程育种系统。  

    “小偃蓝粒”是李振声从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后代中发现的一个小麦新种质。它是由一对携带蓝粒基因的偃麦草染色体代换了一对小麦染色体后形成的。以它为亲本与其他小麦杂交,通过染色体重组,获得了只有一条带蓝粒基因染色体的蓝粒单体小麦(蓝单体)。它可以在一个麦穗上长出深蓝、中蓝、浅蓝和白粒4种颜色的种子,根据种子颜色就可以知道它们的颜色体数目(深蓝42,中蓝与浅蓝41,白粒40)。这样,就解决了过去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中繁殖单体必须对其后代的每粒种子进行显微镜检测才能知道其染色体数目的难题。  

  随后,李振声又通过蓝单体获得了大量的缺体小麦(染色体数目40),经连续自交选择,获得了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这是一项原创性成果,在1986年中国西安召开的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会议上,受到15个国家100多位中外专家的充分肯定,其中包括美国、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家的遗传学会主席。1993年,李振声又在北京主持了第八届国际小麦遗传学会议。这项工作扩大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为植物细胞和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攀高峰:确定小麦氮、磷营养高效利用新方向 

  20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从我国地少、人多、农业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始探索通过品种改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开创了以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为突破口,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小麦育种新方向。 

  在李振声的带领下,全国收集了500多个小麦品种,种在两种不同的条件下,一种是施磷肥的,一种是不施磷肥的,用以比较两个之间的差异。李振声等科研人员发现,有的品种不施磷肥也能生长发育良好,因为它们可以对土壤里储藏的磷进行活化和利用。他们鉴定与筛选出了“磷高效”和“氮高效”小麦种质资源,研究和揭示了它们的生理机制与增量潜力,同时开展了相关的遗传研究,为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通过育种实践培育成了能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4,被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在河南、陕西等省累计推广700万亩。  

  随后,李振声又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优质和高产的矛盾。最近育成的小偃81新品系,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5.53%,最高达18.81%;湿面筋含量34.4%,最高46.9%2004年在河北省冀中南优质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130斤,位居10个参试品种的第一名,2005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受到当地农业部门的重视和农民的欢迎。 

  李振声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科研新方向,至今已我国重大科学计划的指导原则之一。 

   

     战略前瞻:始终以质朴的情怀关注我国农业发展 

  一个战略科学家,必须具备前瞻能力。从小麦遗传育种专家到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不管是做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院长还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粮食生产一直是李振声最关心的问题。  

  1985年到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三年徘徊。与1984年相比,3年累计减产965亿斤,而同期人口累计增长4895万人。面对当时的困难,李振声带领中国科学院农业专家组通过调查研究,主动向中央和国务院请战,提出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打破粮食生产徘徊的建议。  

  1988115日至18日,在周光召院长的主持下,中科院在北京召开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工作会议,会议以改革的精神,动员和部署了农业黄淮海工作,总任务是围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将试区经验推广到面上,使科技成果转化为更大规模的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粮食上台阶作出新贡献。对此,当年2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作了报道。 

   “黄淮海战役”中,李振声带领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投入冀鲁豫皖4省的农业主战场,与地方政府联合,与兄弟单位合作携手,开展了大规模的中低产田治理工作。在中华民族的这片心腹之地,科研人员谱写了感人至深的篇章。 

  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和各级政府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期6年的治理,产生了良好的效果。1987年至1993年我国粮食增产1000亿斤,其中黄淮海地区增产504.8亿斤,与专家组原来预计的该区有500亿斤的增产潜力十分吻合。“黄淮海战役”不仅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而且在科学院成为广为传颂的“黄淮海精神”,其实质就是科技人员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协作攻关的团队精神,深入实际的务实精神,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1990年到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4年徘徊时,李振声等又提出新增粮食1000亿斤的潜力与对策,即由9000亿斤跨越到10000亿斤,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2004421日,李振声在人民大会堂作了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的报告。在分析我国粮食生产从1998年到2003年连续减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关注。 

  2005422日,李振声应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的邀请,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圆桌会议上作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自己养活自己》的报告,以我国近15年农业发展的事实回答了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2005425日,《科学时报》以《近15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告诉世界:中国人能自己养活自己》为题,全文发表。 

  几十年来,李振声坚持不懈地进行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奠定了我国的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科学基础,同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李振声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农民的儿子”。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对农业作点贡献,是他一生的愿望。 

  李振声最喜欢的几个字是“宁静致远”。他手书的这个几个字苍劲有力,一直悬挂在他的家中,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李振声对他几十年科研生涯的感悟是:困难是前进的阻力又是创新之起始点。他始终在辛勤耕耘,耕耘在祖国的大地上,耕耘在天地之间。 

  李振声有着对农民深厚的情感:他念念不忘在陕西蹲点的几年中曾经吃过120家农民的饭。他是爱人民的科学家,他的心中永远珍藏着祖国和人民。  

  农民的儿子、喜爱书法艺术、勇于创新、爱人民的科学家,这几点在李振声身上完美融合。李振声也始终以这种质朴的情怀,关注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我们一定能够看到,在祖国的大地上,农业会持续发展,农民会不断增收,农村将走向繁荣。” 

  党和人民不会忘记爱人民的科学家。胡锦涛主席亲自授予李振声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既是对他一生科学成就的表彰,也是对他一生爱人民的响亮回答! 

  2006年度国家奖励大会结束之后,李振声院士表示,将把所获奖金500万元中的个人部分全部捐给他所在的研究所,一部分用于科学研究,一部分作为困难学生的助学基金。李振声院士崇高的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中国科学家的一面旗帜和榜样。 

    

  转载:经济日报,200731 

  简评: 

  几十年,李振声坚持不懈地进行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奠定了我国的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科学基础,同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我们要以世界的眼光看科技,以国家的需求促科技,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宏伟蓝图而不懈奋斗。”76岁的李振声院士因杰出的科学成就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站在了万人瞩目的人民大会堂舞台中央。他用实证回答:“中国人能养活自己”。 

                                                                                     推荐单位:遗传发育所党办 

                                                                                    202042